本篇文章1987字,读完约5分钟
面对当前传统产业增长乏力的局面,以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Aiji、净值、信息)悄然崛起,日益成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Aiji、净值、信息)、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关键力量。在最近发布的“十三五”中国经济第一份“半年答卷”中,新经济的表现相当抢眼。
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新商业形式的出现以及“双创新”热潮下市场活力的进一步激活,推动中国经济“大船”破浪前行的新动能正在加速其孕育和积累。充满“新观念”的中国经济,不仅让人感受到阵阵“温暖”,也增强了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
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点燃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仍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显示出新经济的独特魅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第一季度快1个百分点。其中,航空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信息化工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发展迅速,上半年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6.4%、22.3%和12%,明显快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体增速。
此外,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爱智、净值、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崛起。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所有规模以上产业高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增速为11.8%,比第一季度快1.8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目前,许多省市已经开始积极布局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在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已被列为未来要发展的七万亿级产业之一,备受期待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设备将是未来规划的重点项目。据估计,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将超过1.1万亿元,年均增长15%。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以传统汽车行业为例,2016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量总体增长率为6.0%,比第一季度低0.5个百分点。同期,在市场销售的带动下,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爱吉、净值、信息)实现了产量的爆炸式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88.7%,比一季度快8个百分点。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在中国的电视行业看到。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电视产量同比增长20.5%,明显快于同期彩电总产量7.5个百分点的整体增速。
一系列数据显示,高技术附加值、顺应转型升级趋势的新产品已悄然成为引领行业乃至中国经济升级的“生力军”。在国家统计局的主要工业产品统计中,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8.2%,领先于设备产品。
被称为“空中间机器人”的无人机也实现了“逆风飞行”。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iResearch)发布的《2016年中国无人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小型民用无人机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R&D从事无人机生产和销售的单位有400多家,占全球市场需求的70%,其中民用无人机,尤其是消费无人机,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据估计,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元。
此外,在家电和电子产品中,光纤、光缆、太阳能电池、光电器件等与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上半年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8.2%、17.6%、28%和17.1%。
新业务形式突飞猛进:融合结构转型的新动能
随着“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各个领域不断发酵,网上购物、网上汽车预订、网上订购等新的商业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刷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凝聚了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新力量,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新兴消费模式的典型代表,网上购物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2%。其中,实物零售增长26.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6%,比去年同期增长1.9个百分点,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个百分点左右。随着电子商务的繁荣和发展,快递业已经成为新形式下的“黑马”。今年上半年,中国快递行业继续保持前期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快递业务量预计为131.4亿件,同比增长55.4%,同比增长12.1个百分点。快递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增长不仅支撑了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快递行业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万个。
同样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的是以滴滴出行平台为代表的一种新的商业形式——网络汽车。根据滴滴出行平台发布的《2015-2016年移动出行就业促进报告》,截至2016年4月,滴滴出行平台从事特快列车、乘车和司机的司机人数已达1330万人,其中包括女性、下岗工人、退休军人和勤劳的企业家。
在促进就业、造福民生的同时,网上汽车预订、网上订购等新业务形式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型转型升级。移动互联网研究机构必达咨询(Bida Consulting)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外卖市场的总交易额达到231亿元,与去年前三季度的总和相当,同比增长55.5%,增速为近几个季度最高。
在这种背景下,与“互联网+”相关的服务业也保持了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5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此外,从服务业的重点领域来看,战略性新兴服务业(Aiji、净值、信息)、高科技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也实现了快速增长。1-5月,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8%、12.3%和12.2%。
同时,这些新兴产业已经成为资本竞争的热点领域。在高科技服务业中,今年1-5月,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R&D和设计服务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305.9%、67.9%和34.9%。
加速新学科的诞生:点燃中国经济的新希望
通过分权化、管理一体化、优化政府服务等政策措施,中国“大众创业创新”热潮持续高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显著激发和释放,成为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商业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新增市场主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继续在稳定增长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注册企业261.9万家,同比增长28.5%,平均每天新增注册企业1.4万家,创下去年新纪录。2015年,全国新增注册企业443.9万家,平均每天新增注册企业1.2万家。
市场主体的“井喷式”增长不仅吸纳了就业,而且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年初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三大行业新注册企业数量分别为215,000家、647,000家和357.8万家。其中,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4.5%,远高于第二产业6.3%的增速。特别是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业等符合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相关行业,新注册企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为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大众创业”的激情被点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也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做法。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大力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的影响下,全社会对空创新的热情高涨,创新成果迅速增长。数据显示,前五个月,中国授予的发明专利数量为14.4万件,同比增长49.2%。
新兴的“新经济”影响和引导了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内涵和质量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引擎变革的关键时期,这种加速崛起所积累的新动能不仅在经济“翻越山脊”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支撑作用,也展示了中国经济这一“巨轮”破浪前进的广阔前景。
标题:新经济孕育新希望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xw/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