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73字,读完约18分钟

本财经第四届金牌董事入选名单出来了! 7月18日,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和金牌董秘盛典隆重举行,重磅大咖啡、金牌董事集体见证荣耀瞬间! 【点击查看】


中投企业长期投资者对短期市场变动风险发挥很强的特点,获得非流动性溢价。 我们的投资审查周期是十年而不是短期利益。 当前国内外形势多、复杂多样,中投企业继续积极研究应对,慎重开展各项投资管理活动。

创新对外合作模式:一是稳步扩大替代资产和直接投资,形成以替代资产和直接投资为特色的投资模式。 二是发挥背靠中国市场的特点,大力推进“中国要素”投资。 三是积极探索新的投资方法。 四是构建多维跨境投资生态网络,积极担任公司海外投资的国际顾问和联系方式,共同发掘投资合作机会。

年将继续侧重于从强周期领域向稳定收益和新兴产业的转变,着眼于能促进投资目的地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行业和项目。 一是继续关注基础设施、房地产等稳定收益类长期资产,提高组合的均衡度和稳定性。 二是继续关注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关的投资机会。 三是关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王君晖贾壮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企业(以下简称“中投企业”)成立于2007年9月,作为中国版的“主权财源基金”,从成立之初就实现了国家外汇资金的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国家宏观经济的迅速 经过十余年的摸索,中投适应了国际多而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探索了切实实现国家外汇资金价值增值的途径。

中投企业副理事长兼社长屠光绍历史丰富,曾经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证监会副市长、上海市副市长及常务副市长,曾经主政方面也有丰富的监督管理经验,而且他兼具创新的国际视野和拓展身体力量的行动魄力。

他衷心佩服“青萍末日刮风”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在采访过程中,改革的生命力是基础,微小的创新可能孕育着巨大的生命力。 他曾经谈过推进“破土”的各种事业,言语中依然流露着热情,那种热情才是与他的职业生涯勾结。 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证券时报记者可能进入中投,倾听主权财富基金的探索之路,找到应对未来挑战的智慧。

重建三个中投——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十年探析

证券时报记者:中投企业已经走了10年的“中国版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之路,你能简单总结一下中投10年来的迅速发展情况吗?

屠光绍: 2007年9月,为深化外汇管理和金融体制改革,中投企业应运而生。 年,中投企业海外投资的净收益率为美元17.59%,创历史新高。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海外投资组合成立后累计年净利润率为5.94% (以美元计算),业绩基本处于国际同行机构的中等水平。 余年以来,中投企业由无到有、成长,资产总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目前超过9414亿美元,累计年化国有资本增值率为14.51%,实现了10年内重建3个中投,尽最大努力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庄严承诺

回顾了中投企业前十年的快速发展历史,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不稳定的巨大考验,我们始终保持着十年的预期业绩,经过不平凡的历史,取得了一系列快速的发展成果。 具体来说,一是建设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投资平台,比较有效地开拓外汇资金的运用途径和方法,撰写了中国主权财源基金不平凡的创立史。

二是统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两种资源,通过多种玩法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完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直投项目,有力地支持了国内公司的进入和引进。

三是探索形成市场化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汇款模式”,创新发挥“国有金融机构筹资改革平台、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国有金融股权管理平台”三个平台的作用,国有黄金

四、建立比较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积累重要的国际伙伴,形成专业能力强、团结奋斗的员工队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国际影响非常明显增强。

五、在形成比较系统的直管公司管理制度体系中,通过供资改革、重组上市,使直管公司进入更好的快速发展轨道。

证券时报记者:年来,中投企业重建了内部管理结构,确立了“中投企业:中投国际+中投海外+中央汇款”的组织结构。 第一次重建管理框架时的考虑事项是什么? 现在这个体系结构的行为怎么样了?

屠光绍:建立中投企业的宗旨是实现国家外汇资金的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深化国家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中投企业设有三个子企业,分别是中投国际有限责任企业(中投国际)、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企业(中投海外)和中央汇款投资有限责任企业(中央汇款)。 中投国际委托公开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对冲基金、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泛领域私募基金(包括私募基金)投资、投资和少数股东资本财务投资。 中投境外是中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业务平台,开展直接投资和多双边及平台基金管理。

中央汇款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要点金融公司进行股票投资,作为限制出资额的代表国依法对国有要点金融公司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履行出资人的义务。 中央汇款不开展商业经营活动,不参与其控股公司国有点金融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

在中投国际和中投境外开展的境外业务和中央汇款开展的国内业务之间实施严格的“防火墙”措施。

证券时报记者:经过10年海外投资的摸索,你觉得中国版的主权财富基金和其他国家的相比有那些特征吗? 那些方面有必要继续改善吗?

屠光绍:在世界各国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的类别很多,目的不同。 这是因为最佳做法的模板很难。 《圣地亚哥大体》指出,主权财富基金本身具有异质性,具有不同的宗旨和使命,适用的法律、体制和管理结构也不同,投资战略也各有优势:有财政稳定型基金。 还有储蓄型基金。有些企业在储蓄投资。还有开发投资基金。还有储备型养老金。

一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迅速发展方向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完成自己国家赋予的使命。 中投企业的独特特征不仅是企业品牌的信用、长时间的视角、资金实力、投资经验、互联网资源、自身信任等特征,我们还利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背靠中国市场,从“中国的视角”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中投十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投资业绩,你认为这对中国公司进行“走出去”国际资本运营有什么参考经验?

屠光绍: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继续震荡,中投企业在开展境外投资业务中积极探索,不断打磨,三级制度体系、三级进程管理体系、“三条防线”组织结构共同构成的全面风险管理

近十年来,企业重视增进国际社会的理解认可,积极阐述财务投资理念,促进国际资本和投资自由、开放和有序流动。 企业始终秉承谨慎、专业的态度,不断提高企业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机构投资者、有价值伙伴的国际形象,以切实的行动树立了中国投资者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良好形象。

国际联系——产生于改革,生活于开放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投作为国家主权财源基金,在跨境投资和境外资本运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你怎么看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屠光绍:中投企业的诞生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和增长更显示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从改革方面看,中投的迅速发展史是改革史和创新史,建设了从无到有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投资平台。 从开放方面来说,成立中投企业是中国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措施,是展示中国公司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新窗口。

十年来,中投企业与国内外各种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对话,对中投企业的投资能力建设和业务开展发挥了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一是积极参与高端外交和多边对话活动,参与世界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规则的制定,促进了国际资本和投资自由、开放、有序流动。 二是通过多种玩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生产能力合作,投资了有影响力的项目。 三是积累了包括外部管理者、商业伙伴、交易伙伴、同行机构、外国政府和监督管理机构等在内的国际合作互联网和资源。 四、发挥中国因素的比较特点和大型机构的领先作用,辅助国内领域公司和国外机构的信息表现、嫁接投资合作,发挥内外联的交易中介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和投资的重要战术,中投是如何调动这个机会的,在这方面有什么布局?

屠光绍:迄今为止,中投企业积极寻找“一带一路”建设中出现的巨大投资机会,锁定要点区域、要点领域,积极对接“中国要素”,通过国际化、商业化、专业化运营,投资影响较大的项目 到目前为止,中投企业“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实际投资超过220亿美元。

将来,中投企业在多次追求财务投资者定位、合理投资收益率的基础上,完全利用现有投资平台和组合的特征,围绕“一带一路”的提案关联快速发展战术,积极发挥金融资本的纽带和支持功能, 结合自己的资金实力和投资经验以及实业公司领域的特点和管理经验,与国内外伙伴机构合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园区、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各行业的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中投企业作为国家主权财源基金参与“一带一路”有那些特征吗?

屠光绍:中投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特点,到年底,中投资产规模超过9414亿美元,居世界主权财源基金前列,财务状况比较稳健,资金运营空间大 而且,中投企业是长时间的投资者,追求长期收益,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特征。 二是平台的特征,中投是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平台和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平台,在国际投资行业和中国金融行业受到重要影响。 三是互联网的特征,十年来,中投在国外积累了许多重要伙伴,投资了世界上成千上万家公司。 在国内,中央汇款控制着17家大型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 中投条件也成为国内外市场之间的桥梁,有能力发挥资源挖掘和整合的连结作用。

从战术层面整理对美投资战略

证券时报记者:美国市场是中投的重要收益来源,现在的中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的多重和复杂性会影响中投的下一个投资战略、方向和行业吗?

屠光绍:中美贸易争端对中投业务有一定影响。 一是贸易摩擦会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不明确性,由此产生的市场波动性会给中投企业的组合带来一定的波动。 二是cfius监督管理审查的趋势,投资保护主义上升,中投企业对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持更谨慎的态度。

中投企业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重复长期投资理念,长期投资者对短期市场变动风险发挥很强的特征,获得非流动性溢价。 我们的投资审查周期是十年而不是短期利益。 目前国内外形势多,纷繁多样,研究判断的难度大幅度增加。 中投企业继续积极研究应对,慎重开展各项投资管理活动。

证券时报记者:迄今设立的中美制造业合作基金进展如何? 有迅速发展的瓶颈和需求吗?

屠光绍:中美制造业合作基金的目标是投资额50亿美元,投资于美国制造业、工业、费用、医疗等领域的公司,通过开拓中国市场,促进中美经贸投资合作。 将来,为了协助双边基金的运营和海外业务的开拓,中投企业完全利用自身的资源互联网特征,进一步开拓内外联投资的新渠道,积极构建投资交流平台,企业控制资本参与机构的资源,中投西

另一方面,我希望这个产业合作基金能实现双方的“好处绑定”,有助于减少跨境投资的阻力。 另一方面,产业合作基金也可以实现特征性的相互作用,我们中美合作双方对各自的国情和法律、产业、市场等有更好的理解,特征互补,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另外,产业合作基金还起到撬动社会资金的作用,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筹集越来越多的资金来扩大投资效果。

除了美国以外,我们还致力于向英国、日本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宣传“双边基金+合作峰会”的模式,为我国争取更有利的海外投资监督管理环境。

创新对外投资,扩大内外投资渠道

证券时报记者:现在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大,你认为金融开放的本质是什么? 应该如何解决“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屠光绍:中国现在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大国,但中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交流还很完整,需要形成良性交流。 在“走出去”和“引进”方面必须考虑三个问题:一是需要明确的战术定位和战术计划。 其基础是对外投资和外资引进都要与中国优质快速的发展阶段、供给方结构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司竞争力的提高统一协调。 二是需要比较有效的机制。 在建立比较有效的机制方面,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促进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走出去”和“引进来”良性互动的机制和政策。 三是需要比较有效的方法。 为了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良性互动,在方法方面,中投企业的尝试之一是建立双边基金。 双边基金在国际上有先例,但真正的商业性双边基金成功的还很少。 在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双边基金实现“走出去”和“部署”的对接,可以为丰富完整的跨境投资提供新的渠道和平台。

证券时报记者:十九大提出继续创新对外投资方法,中投企业也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吗?

屠光绍:年,中投企业在探索对外投资方法创新、开展内外联投资途径方面作出了以下方面的努力:一是认真整理,加强现有双边基金管理。 二是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金砖四国峰会等外交活动、中美、中俄、中英、中法等双边对话、g20、b20等国际会议和论坛。 三是在上述许多国家不断探索设立新的双边基金,探索宣传“双边基金+合作峰会”模式等。 四是积极构建跨境投资交流平台,举办“一带一路”和跨境投资ceo峰会、第三届中俄公司咨询委员会、“美国州长进入中投”等活动,扩大了国内外投资渠道。

将来,中投企业将多次领导对外投资战术计划,开拓新的投资途径,不断探索新的投资模式,努力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和体系。 我们首先通过稳步扩大替代资产和直接投资,形成以替代资产和直接投资为特色的投资模式,创新对外合作模式。 二、发挥背靠中国市场的特点,大力推进“中国要素”投资,在通往国际市场的同时,充实中国市场投资人才,深化与国内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包括投资接受国或地区在内的各方合作和共赢。 三是积极探索新的投资方法,包括优化和新建多边基金和平台基金、推进平台基金投资和co-gp合作、建立跨境双向投资合作平台等。 四是构建多维跨境投资生态网络,建立影响力大的跨境投资交流平台,积极负责公司海外投资的国际顾问和联系方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同发掘投资合作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在金融加速开放的背景下,中央汇款会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吗? 怎么调整?

屠光绍: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和规则,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和稳健性。 过去,中央汇款发挥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作用,退出了通过市场化方法完成部分供资任务的非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推进了部分证券企业的重组整合,实现了特征互补,建立了领域旗舰。 将来,中央汇款将进一步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作用,分类研究国有金融机构科学合理的持股比例,推进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实现国有金融资本价值增值。

以股票资产为主体关注稳定收益和新兴产业

证券时报记者:外汇储备馀额对中投的财务收益有什么影响? 中投如何克服这种资金来源的不明确性?

屠光绍:这实际上是供资机制的问题。 目前,中投企业海外投资规模超过500亿美元,与国家投资中用于海外投资的约590亿美元相比,附加值超过900亿美元。 另一方面,稍微稳定的收益类长期投资项目继续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收益率,另一方面企业也抓住有利的窗口,实现项目的部分退出或完全退出,锁定收益,回收资金。 目前,中投企业海外投资组合约60%是流动性较高的公开市场股票和债券,长期资产和直接投资的比重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另外,中投企业也考虑到海外债务发行等方法,扩大了融资渠道。

证券时报记者:截至年底,替代资产投资在投资组合中占37%。 将来会继续增加替代投资的比例吗? 中投下一轮投资的总布局会怎么样?

屠光绍:年中投企业继续增加替代资产的投资比重。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替代资产在海外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达到39.3%,发挥了良好的分散投资风险,取得了长期稳定的收益率。

作为长期的财务投资者,我们以股票资产为主体构建,在各类资产之间分散风险。 从产业角度来看,新的技术改革创新、产品创新、成本上升等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创造新的领域和行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网络等行业的迅速发展盛行,与创新相关的投资活动持续升温,有很多潜在的 另外,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为了支持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着转型,相关行业的投资诉求巨大。 因此,全球产业升级必然会给海外投资并购带来很多新的投资机会。

年,我们继续重视从强周期领域向稳定利益和新兴产业的转变,着眼于能促进投资目的地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投资行业和项目,关注普惠投资机会。 具体来说,一是根据资产配置战略,继续关注基础设施、房地产等稳定收益类的长时间资产,提高组合的均衡度和稳定性。 二是继续关注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关的投资机会,包括以前流传的产能合作相关行业,以及与经济转型和科技升级相关的投资机会。 三是关注新技术革命给各行业和各行业带来的投资机会,近两年企业也组建了相关团队,扩大先进制造、tmt、健康养老、创新科技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跟踪。

证券时报记者:中投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对地区有什么看法?

屠光绍:中投企业的投资决策重视研究和资产配置,投资区域没有明显偏好。 但是,中投企业是负责任的大规模长期机构投资者,在开展投资时考虑到投资接受国和地区的市场容量、运营商环境、成熟度等多种因素,其中特别是投资接受国和地区提供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测的投资和监督管理环境 目前,中投企业海外投资位居先进市场第一,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新兴经济体也有相当多的投资。


本财经公众号

全天候滚动播放最新的财经信息和视频,越来越多的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备受关注( finance )。

标题:【财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十年探路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cj/2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