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6字,读完约4分钟

作者|卢之旺巴黎政治大学( sciences po )中国校友会经济学博士

资料来源|《中海外货币》年第19期

每年,银行长期结算业务的规模在5月达到最高点后逐渐震动下来。 初步分析表明,公司汇率结算行为模式的变化是长期汇率结算业务震荡下行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人民币兑美元双边即期汇率的变动和贸易形势的变化,从技术角度对公司汇率风险规避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前几天的网络结算有下行的原因

一是受即期人民币汇率趋势的影响。 公司对汇率变化的期待是公司选择长期业务的基本动因。 在人民币即期汇率单方面变化,人民币单边贬值的预期比较确定的情况下,公司选择长期汇率结算业务的欲望很强。 历史回顾: (1)2007年,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单边升值趋势,长期汇款可以获得明显的汇率收益,公司进行长期汇款合同显示出明显的增长。 (2)2008年,在美元利率持续下降、人民币持续上涨的推动下,进口公司一般用人民币抵押外汇贷款对外支付,而且是长期购汇还款,长期销售汇率迅速增加。 2009年中期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6.82—6.83的窄幅变动,难以评价其方向性,上涨/下跌的预期都不强,长期汇率结算业务的诉求明显下降。

二是受到出口公司利益变动的影响。 由于贸易摩擦的影响,一些公司的出口利润变窄了。 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外汇收支量小,资金相对紧张,缴纳的长期业务保证金比例高,资金占用时间长,因此进行长期结算业务的意愿减弱。 有些公司从价格的角度出发,不进行长期的避险业务。

三是受到长期产品自身特征的影响。 (1)价格问题利率平价理论,即/长期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等式关系。 但是,方程的左边是美元升值/折扣率。 现在人民币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银行长期结算汇率的估计不能首先在资金价格上加上风险价格,参考国内同行等进行明确,完全反映外汇供求关系。 (2)长期结算业务流程繁琐,涉及合同、保证金支付、交付等多个业务环节。 (3)现在的人民币外汇期权产品是欧式期权,价格高于长期,说服公司作为长期的替代产品并不容易。 (4)有些公司由于进口时间跨度大,很难固定汇款期限,而且相应货款的支付时间和比例也有变化,很难通过长期(以一年以内为主)的长期汇款业务来避免汇率风险。

促进长期商业快速发展规避汇率风险。

一是继续让公司增强汇率风险的中性意识和主体管理能力。 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涉外公司有必要继续加深对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理解。 对此,金融机构加大推荐力度,提高相关汇款主体对汇率风险、避险工具的认识度,充分理解和理解外汇衍生工具的避险和保护作用,彻底消除外汇衍生品对投机套利的思想。

二是加快市场快速发展,继续完善长期价格形成机制。 8月17日,央行推出了报价利率( lpr )形成机制,为人民币长期价格市场化提供了重要基础。 以此为契机,今后也将继续迅速发展和外汇市场的完善,以国外机构投资国内资本市场为切入点,增加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适应更高的汇率变动的弹性,扩大市场参与的幅度、深度,建立更完整的外汇市场价格发现机制 另外,根据宏观审慎管理的反周期调节理念,结合经济金融的运行状况,适时动态调整长期销售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及相关的管理政策,不断进行事前调整、微调,公司使用长期工具规避风险,长期业务健康

第三,金融机构将继续提高长期定价和服务能力。 随着涉外主体更准确地掌握和评价人民币汇率动向,金融机构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及市场供求、市场预期,参照篮子价格、外汇利差水平等因素,制定更合理的长期价格,不增强长期产品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在监管边界内尽量简化长期业务的开始手续,方便,简化操作环节,实施差异化保证金要求,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及中小公司避免涉外危险的呼吁,长期产品在外汇市场上更发挥其必要的作用


本财经公众号

全天候滚动播放最新的财经信息和视频,越来越多的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备受关注( finance )。

标题:【财讯】专家解读:近期境内远期结售汇业务变动拆析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cj/2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