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7字,读完约3分钟

郑剑夫:古沉木根雕独辟蹊径 2008年11月26日18:28新华网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26日电(记者璩静)笑大肚弥勒佛,仰天笑李太白,发现内在世界的世界声音,雍容华贵妃杨贵妃,潇洒为人汤圆妹……走进根雕大师郑剑夫的工作室,眼睛各种根雕艺术品

只有几刀,妙手自然

郑剑夫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笑容厚实,有朴素的农民身影。 他的手,骨节粗,厚实有力,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形象。 但是,看起来笨拙的树根,在郑剑夫手中,只要摆弄三两次,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就会弹出来。

“在雕刻技巧上,我追求少胜多。 因为过度的精工细作,反而失去了天趣。 形状要求太相似,反求风俗,创作时一刀干燥,可以实现我心中的“天人合一”。 ”。 郑剑夫说。

对于郑剑夫最擅长的人物造像,他不死守以前流传下来的木雕细节雕刻方法,主张木理色彩,形状不露工匠痕迹,粗犷之处不演奏刀,展现自然风貌,精彩之处细腻,表情细腻,刀叉

眼前这个宽松的袖子李白醉根雕像,树根的天然纹理,变成了风流不自由的诗人被风吹的长袖,仔细一看,仿佛吹着拂袖的风声耳边,从以前就流传下来了美感,不失时代的情趣。 这个天人共同体的艺术方法,不仅成为郑剑夫的艺术特色,也成为浙江派根雕的艺术特色。

关心艺术,也关心材料

用材之奇也是郑剑夫的根雕深受国内外收藏者欢迎的理由之一。 每年,他都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各省乃至国外寻找木材,山麓水底枯根的朽木,往往是他眼中的至宝。

郑剑夫第一次接触古沉木是偶然的。 十几年前,郑剑夫在河边发现了一棵重六七十斤的大树。 这棵树不仅重,而且色泽纹理也很美。 他拿走了一份佛像被买走了。 不久,他在剩余部分造了一座佛像,准备自己收藏。 韩国客人听后买的。 郑剑夫受不了痛苦,只能忍痛分手。 突然,他心里涌起了一种强烈的感觉:世界之大,这棵树总是不止这一段吧。 为此,郑剑夫开始了寻找和雕刻古沉木的历史。

这棵树是老沈木。 “古沉木”又称“阴沉木”,据“辞海”记载,阴沉木是因重大地理和气象变化,被淹没在河流、湖泊和地层中的珍贵木材。 质朴讲究,没有“火气”,既不老也不开裂,不蛀也容易收藏,适合根雕作品。

郑剑夫位于浙江昆州的工厂,千奇百怪的树根堆成小山,其中有沉香、紫檀、黄花梨、楠木等贵重木材,但他最喜欢的是古沉木。 据一位根雕收藏者介绍,郑剑夫的古沉木作品很有魅力,这种魅力是材质之韵和古风的气氛。

百艺之才,源于生活

浙江昆州是文化沉积很深的地方,以竹编、泥塑为代表的民间技术更源远流长。

古人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这个昆州乡下长大的男人从小就喜欢画人物画,即使在农活间隙,他也总是拿着刀,随便刻几个对农具感兴趣的人物。 郑剑夫渐渐发现,根雕可以即兴,更自然,每个作品都有不同的表现和惊喜。 从1980年代开始,郑剑夫集中精力创作根雕,一次几十年了。

在郑剑夫的办公室,看到了代表作组合的根雕“一百八将”。 这部作品精选了柏木、柚木、黄花梨、古沉木等20种根材,历时6年完成。 这一百八将,个性鲜明,生动,备受称赞。 故宫博物院的杨伯达前副院长评价说:“不仅是精品,更是极品。”

现在郑剑夫有了成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中国技术美术大师、浙江根艺美术学会主席……这些响当的称号记载了他30多年的艺术耕耘。 郑剑夫说:“有时我想一个人躲起来,用心体会,安静地创作,寻找心中最想创作的作品。”

标题:【财讯】郑剑夫:古沉木根雕独辟蹊径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cj/2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