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6字,读完约4分钟
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在经历了5月份的短暂小幅下跌后,6月份市场表现强劲,资金量明显增加。4月份之后,再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成为2016年中国投资市场“半程马拉松”的强势终结,给现有和潜在投资者以极大信心,为下半年市场整体表现打下坚实基础。
Zero2IPO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曹描述了过去6月风险资本私募的市场表现。
根据零点二宝集团私募数据,2016年6月,共有投资案例312宗,披露金额292宗,总投资金额101.25亿美元,平均投资金额3467.53万美元。病例数增加了2.3%,数量增加了18.5%。病例数减少了42.2%,数量增加了52.0%。在6月份的投资案例中,腾讯、阿里巴巴、软银等。获得最大投资金额的,行程45亿美元。其次,杭州芜湖投资、杭州智恒投资和德清百盛股权投资38.85亿元人民币(约5.96亿美元)于米多能源。此外,中国投资公司、丝路基金投资公司和中国发展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45.25亿港元(约5.82亿美元)的中银航空空租赁,金额排名第三。
曹表示,回顾刚刚过去的5月份,风险投资市场表现稳定,投资热情高涨。与5月份相比,6月份的市场更热,投资案例的数量和金额都在增加,结果令人满意。仅次于2016年上半年的4月份,这表明中国的投资市场越来越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43号)。根据规划,近年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但交通运输与物流的融合发展不够。交通枢纽和物流园区布局脱节、多式联运和供应链物流发展滞后、运输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发展目标是到2018年初步形成开放共享的交通物流体系,全社会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5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将建成设施齐全、信息互联、市场公平有序、运行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发展新体系,全社会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5年降低2个百分点。希望能有效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优势,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
在6月份的投资活动中,有69个案例通过新三板融资,累计金额为4.66亿美元,平均投资额为6,759,700美元,分别占总额的22.12%和4.61%,比上个月增长36.5%。与5月份相比,6月份新三板有13笔投资,但资金总量大幅增加,平均投资额增加246.81万美元,5月份出现下降后再次呈上升趋势。
6月份,风投/私募股权投资共涉及26个第一产业。从案件数量来看,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排名前三,分别完成93、48和25起案件;分别占29.8%、15.4%和8.0%;累计占53.2%。从投资额来看,电信和增值服务、互联网和房地产排名前三。
从投资区域来看,2016年5月共有312个投资案例,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21个省市。其中,前三位是北京、上海和广东,分别占29.2%、19.8%和16.0%,金额分别为63.04亿美元、5.9亿美元和7.28亿美元,分别占63.3%、5.8%和7.2%;累计占76.3%。与5月份相比,除了6月份投资案例仍高度集中在广州北部地区这一稳定特征外,这三个地区的累计投资额都在持续增长,比5月份增长了5.4%。其中,北京的投资案例数量已回落至100个,投资金额大幅增加。由此可见,引导和推动北京市场发展的支柱是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大规模投资。此外,上海在病例数上超过广东省,但在资金总量和金额上仍低于广东省。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6月份表现出色,资金占比上升8.9%,迅速跃居第二位,成为目前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投资区域。
标题:投资市场6月再现火爆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xw/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