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预定于今天( 7月23日)到期的华通路桥4亿元的短融券,能否本金兑换的不明风险加剧了债市风险的敏感性。 这不是第一次。 今年3月上海的超日企业也出现了一次性支付利息的风险。

不同的是,华通路桥面临着没有第三者的手就无法支付本金的风险,而且其主要营业业务之一是与政府业务密切交流的路桥建筑等领域,更加想象市场的不明确性。 一些地方政府能否及时填补华通路桥的应付账款正在调查市场对一些地方债务的风险判断。

其实,从去年开始,也就是现在金纳危机发生的4亿元短期融资券债务形成时,华通路桥暴露了很多问题,但这家公司的特殊政商关系,可能是贷款银行的目光模糊,借给了巨额资金。 由此可见,华通路桥的这场债务兑付危机,表面上是由董事长接受了调查引起的,实际上病根早就种下了。

与曾经在市场上引起骚动的信托理财产品的兑付风险不同,华通路桥的债权人不是分布在社会上的个人投资者。 在这种程度上可以打破“刚性兑付”,对地方政府的压力相对变小,因此华通路桥很可能成为打破“刚性兑付”的第一理由。 但是,从这件事的发生可以看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以我国信用扩大为手段的保增长模式存在着不可持续和刺激风险。 这方面的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但经济运行的整体结构给信用带来了严重的依赖。 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现实威胁下,中央政府多次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但面对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困难,为了达到稳定增长的目的推出了一系列微小刺激措施,在货币政策上是“方向缓和”,民间中小企业 但是,民营公司的经营能力实际上相对较弱,如果大量的信用投入民营公司,其风险程度就不明显低。 最近,各地纷纷传出民营企业面临债务危机的消息,直观反映了这方面的现实问题。

为此,银监会最近发表了征求各地意见,要求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监督资金放贷。 根据这一最新政策,各地的中小银行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对放贷非常谨慎。 银监会的这一新政在外观上与“放宽方向”的目标不太协调,但现实反映了监管部门对民营中小企业信用增加的担忧。 监督管理部门一直支持打破“刚性兑付”,但当这种期待成为现实时,金融市场发生的振动不容小觑。

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说,今后的融资一方面要遵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需要保护信用安全,因为特定的目标不能轻易平衡银行的信用杠杆。

标题:【财讯】华通路桥兑付风险警示投资安全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cj/2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