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0字,读完约7分钟
杭州交警花了很长时间来整顿局面,和很多司机聊天,他们说司机在斑马线上对行人礼貌还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个新情况,就是一些行人经常在非斑马线上磨蹭,平均让步10次,不在斑马线上的时候总是有3次,这是一种恐慌,影响速度。
根据一名记者的调查,喜欢不加区别地过马路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事实上,我在生活中见过很多这种现象。我一直在想:中老年人有更多的生活经历,更丰富的经历,更珍惜生命,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为什么他们在斑马线上不如年轻人呢?就几秒钟,你为什么要冒险?
记者就此进行了相关走访。
当你不走斑马线时,它就成了一种习惯
昨天早上7: 30-8: 30,记者来到春情路东坡路口——王虎饭店进行了观察。它紧挨着武林路,路的两边有一对公共汽车站。王虎酒店附近的这一段只有一个斑马线。道路的中心被一个大约30厘米高的超低绿化带隔开,但是没有围栏。显然,在这个绿化带中至少有六个缺口,所有这些都是短刀的“杰作”。在仅仅15分钟内,20个人走过了这些缝隙。主要有做早操的老人和一些匆忙去上班的中年人。一群群精力充沛的晨练老人在车流中行走,有时跑两步,这看起来有点冒险,甚至看前面后还要看后面。我有点困惑:走了半个小时后你不会觉得累,走200多步穿过斑马线真的是一条弯路,所以你应该锻炼。为什么这么难?半小时后,过马路的人数迅速上升到60人。
据公共汽车司机说,老人经常随意过马路,而且经常不按信号灯就过斑马线。例如,浦家新村的入口。
2“习惯”背后的三个原因
不喜欢走斑马线的老人的例子在记者周围。当记者和他的父亲外出时,他们经常发现他的父亲不喜欢走斑马线。当提醒他时,他总是说,“我们过马路时会注意,所以我们必须安全地走。我已经习惯了这么多年。此外,司机不会乱开。”这应该是老年人不喜欢走斑马线的典型原因。除了思考之外,记者走访了交通、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了老年人不喜欢走斑马线的三个原因。
1.一年的习惯是由一年的路况决定的
人们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有许多定型的习惯,至少在成年之前,人们的许多习惯是定型的。记者的父亲和许多同行,当他们忙于自己的事业时,路况远没有现在那么繁忙和复杂。那时,路上没有私家车,没有很多车道,没有自动驾驶的游客,更专业的司机为公司开车,方向盘意味着更多的工作。如今,到处都有私家车。周末总有许多游客来杭州自驾游。每天,路上都有很多新手。
2.斑马线也有一个“盲区”
根据记者的调查,老年人一般不开车,所以他们从不从驾驶座上认真地盯着路面。事实上,司机的视野中有盲点。斑马线是为了提醒司机避开行人。如果行人突然从任何一个岔口出来,如果司机没有时间做出反应,他很容易脱离危险。老年人太信任司机也是一个大问题,总是有不负责任的司机在瞬间出现。
当记者前往蔡河新村陶丘路进行实地调查时,发现绿化带内有许多一人高的柱状绿化,挡住了视线。然而,人们经常穿着它们过马路。据有关司机说,在一些情况下,有人在车内受伤,以避开行人。这个区域是典型的“斑马线盲区”。
3.武林路上有18个斑马线,比想象的要多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一些老人说斑马线离得太远,走起来太难了。记者在他家楼下的武林路万寿亭市场现场数了数。我骑遍了武林路,从体育场路到春情路,共有18个斑马线。家里有两个斑马线,相距不到50米。河东路和文慧路与温二路之间有12个斑马线。有这么多斑马线,为什么还有老人不加选择地过马路?或者从“经验”来看。
■行动小组有话要说
老年人的习惯比年轻人的更重要
事实上,每当我在红灯前等着过马路时,我经常会遇到一个不耐烦的阿姨冲过来。有时候我想帮她一把,告诉她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不要着急。生命安全很重要。但是我退缩了。因为害怕被轻视。
很难说服一个老人改变他的习惯。如果你骨子里不同意,你根本不会改变它。写这份手稿,事实上,是我爸爸最后的改变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行人过马路时应该走斑马线,这不仅是为了尊重自己的生命,也是为了提高交通效率。
老人的习惯实际上比年轻人的更重要。因为老年人倾向于养育第三代。
全媒体记者
张维为+照片+视频
让庄子和柏拉图约会
两千多年前,宋国。
一个光着眼睛的老人敲着一个铜盆,笑着唱歌,因为他的妻子去世了,所以他想唱歌。他是庄子。
更早,在公元前347年。
西方文明思想的创始人之一柏拉图在去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旅行后于雅典去世。
让这两个狂热的思想家在时间的阴影下创造银河会议空?
没那么快。当穿越空隧道时,我清楚地听到了柏拉图和庄子之间的对话:
2004年8月,当我为雅典的中国军团感到兴奋的时候,我被宪法广场外道路上的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一个白发盲人正在过马路,他的脚不是斑马线,雅典的司机只是喜欢开快车。当我为盲人流汗的时候,我看到两边呼啸而过的汽车有意识地停在了老人的面前,老人走过的路实际上变成了“斑马线”。
2005年1月,金,一名教师,摔倒在深圳街的斑马线上。为了救他的四个学生,他被困在一辆轰鸣的汽车里,献出了他29岁的生命。
2005年3月,教师尹也在常州的斑马线上摔倒,舍命救学生。
2009年8月5日,胡斌事件的余波仍未散去,一辆保时捷越野车将一名20岁的女工撞上了莫干山路的斑马线。
……
希腊在欧洲只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但它的文明外衣来自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庄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经济几千年。
事实上,在中国这个封建社会,“官本位”的思想非常盛行,像金范这样努力学习的人比比皆是。事实上,这只是为了将来坐上一辆正式的轿子。一些人手拉着手“避开”和“沉默”来开路,行人一个接一个地躲避。多美的景色啊!这就是中国的“轿子文化”,轿子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为什么和尹会在斑马线上被疯狂追逐的“轿子”所毁?因为在一些坐在“轿子”上的司机的心目中,行人应该“避开”和“保持沉默”,否则,酋长应该“让路”。
在发达国家,“以人为本”是其道德核心,所以我们可以理解雅典宪法广场的场景——把人变成汽车至少是“以人为本”的道德基准。
滴水映海。
老年人不走斑马线是错误的,过度相信自己的生活经历背后隐藏着道路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是否也看到,驾驶“轿子”的人主动把有礼貌的行人视为一种文明遗产?
如果是这样的话,难道老年人过马路不更平静、更潇洒、更安全吗?
柏拉图在亚平宁半岛被嘲笑,他是无助的。庄子曾被后人敬仰和崇拜。脚短,英寸强。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什么不让庄子去追溯柏拉图呢?
标题:斑马线的变化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xw/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