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3字,读完约6分钟
最近,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闭幕,批准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第一个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会议指出,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构建包容性增长价值链,将对世界经济、贸易和增长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价值链
将进入深度融合时期
目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幅下降。在过去30年里,全球贸易的增长率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两倍。然而,由于需求疲软、成本上升、贸易摩擦增加、周期性和结构性原因,全球贸易增长进入了一个非常低的时期。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报告,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将降至2.8%。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十年6.7%的年均贸易增长率,也低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贸易增长缓慢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产生了负面影响。要扭转世界经济持续放缓甚至衰退的局面,必须提高全球经济的生产率,提高资本和技术的配置效率,扩大对全球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资,深化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效率和合作水平。振兴全球贸易发展,特别是如何借助二十国集团平台,积极为下一代构建新的贸易政策框架,对于实现新的全球增长和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与增值贸易”迅速成为全球贸易、投资、价值链和分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和其他国际机构以及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就全球价值链和增值贸易会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也首次将国际贸易统计体系改革纳入亚太经合组织合作议程。在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促进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蓝图》和《亚太经合组织贸易增值核算战略框架》等纲领性文件,在下一轮全球价值链合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全球价值链是全球经济周期中最关键的链条之一。随着全球生产网络、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全球价值链(gvc)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东亚和亚太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东盟一体化、rcep、中韩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和跨太平洋(601099,Buy)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贸易协定不断推进。在区域生产和服务网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国都进行了各种改革,试图通过加强区域合作融入产业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将进入一轮深度整合期。
全球价值链的三个特征
全球价值链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也改变了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和生产联系。全球价值链的新体系有三个显著特征:第一,最终产品经历两个或更多连续的生产阶段;第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参与生产过程,在不同阶段实现价值增值;第三,至少有一个国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投入,导致大量中间产品贸易和增值贸易。中间产品的跨境流动主导着全球贸易。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不同的生产环节和阶段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之前,这些“中间环节和阶段”需要经历多次跨境流动,这最终体现在中间产品跨境流动的快速发展上。这与传统国际分工和贸易下跨境流动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统计,自1995年以来,全球中间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例超过50%,2013年高达69.32%。由此可见,中间产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一国际经济的新特征是全球价值链深度演进所呈现的必然逻辑。根据《2013年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发展中国家增值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发达国家为18%。经合组织的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国际投资产生的跨境联系价值在过去20年里翻了一番,全球fdi存量占全球gdp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的不到10%上升到2011年的31%,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亚太价值链合作水平
区域贸易协定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本区域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但另一方面,也分隔了本区域内外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贸易交流。目前,世界上已形成400多个区域贸易协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相互关联,各种条款和规定不一致。这种“意大利面碗”区域贸易协定实际上增加了商品跨境流通的复杂性。更严重的是,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导致"竞争性区域集团"的形成,这分散了投资于世贸组织多边体系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削弱了世贸组织的执行力,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据估计,经合组织国家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可降低10%的潜在贸易成本,中低收入国家可降低约15.5%的潜在贸易成本。因此,这一领域逐渐从传统的“边境壁垒”(即涉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第一代”贸易自由化)延伸到“边境内壁垒”(即涉及国内监管改革的“第二代”贸易自由化),并要求“跨境互联互通”。
在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下,全球贸易政策和治理有必要更加关注中间产品进口贸易的自由化,因为中间产品的贸易壁垒会产生累积和放大效应,这将显著增加贸易保护的成本。因此,首先,我们应该以降低贸易成本和进入壁垒为切入点,提升亚太乃至世界价值链合作水平。进一步降低平均关税水平,降低峰值关税和最高关税,鼓励行业贸易自由化(零关税),抑制关税升级,取消进出口配额等数量限制,修改原产地规则中的累积原则,鼓励区域价值链贸易发展,消除价值链壁垒。
同时,我们希望在今年20国集团框架下,全世界积极倡导以中间产品贸易为主的多边贸易谈判的相关问题。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推进全球价值链新兴发展合作战略蓝图》为路线图,加快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建设和完善,降低中间产品进口关税,完善中间产品知识产权体系,推进全球价值链伙伴合作。
(作者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标题:全球价值链快速发展已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xw/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