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2字,读完约4分钟
“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建立一批国家公园,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体系已进入最后审批阶段7月9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贵阳生态文明论坛上说。
自去年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选定9个省市开展国家公园系统试点项目。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金表示,中央一级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仍在制定中,因此应该鼓励地方一级的试点项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委员会秘书长韩在接受《21世纪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大部分国家公园都是整合在原有的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之中。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原住民的经济发展。
在许多地方积极申报
中国于2015年开始探索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当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选择了包括北京、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和青海在内的九个省市开展试点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贵阳生态文明论坛获悉,上述九个省市的试点方案已全部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湖北、浙江三省的试点方案已经通过。
事实上,2016年后,即使在试点名单中没有列出的地区,也将启动单独的试点工作,如四川省和贵州省。
至于地方政府的热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栗认为,有必要关注国家在相关地区批准国家公园试点制度,而不是直接建立国家公园。
此外,杨栗认为有两层含义:第一,全国九个试点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创新这些体制机制;其次,试点地区不一定是未来的国家公园,未来国家公园相关制度机制的呈现形式也不一定等同于试点地区的制度机制。
中国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代表朱春泉也认为,应该鼓励更多的地方探索不同的系统。
朱春泉说,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在世界上是不同的。例如,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国家公园由省政府管理,有些由土著人和企业管理,而英国的居民可以住在国家公园里,同时向公众开放。"这意味着建立国家公园没有统一的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委员会秘书长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门票收入可能是国家公园未来的收入来源之一,而没有其他财政收入来源。"但这可能会给保护工作带来压力."为此,韩建议实行“政府财政补贴”制度,将其从中央财政中单列出来。
四川可能推出“资产赎回”
根据四川省向国家林业局提交的规划,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不是一个新建立的保护区,而是几个原始自然保护区的整合,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自然和文化遗址以及国有林场。
原因是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说,目前自然保护区面临三大问题,即生态系统退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和严重的岛屿化。
以四川省大熊猫为例,共有1864只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相应地形成了33个类群。
“由于分裂和孤立,很难交换基因,这对野生保护非常不利。通过建设国家公园来整合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通过建设国家公园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张希武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四川省已经开始拟定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最终规划范围,核实范围内人员和资产的数量和性质,研究制定人员和资产处置方案。
处置计划包括国家公园内工厂和矿山的搬迁和关闭,以及该地区一些居民的搬迁和重新安置。
同时,四川省还向国家提出,中央政府应对雅安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区内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实施债务豁免;建立资产赎回制度,对国家公园集体和个人资产进行必要的赎回,改变资产所有权。
资产赎回制度,即通过赎回和置换将国家公园内的林地和集体土地转为国有,或长期出租,以稳定地实施国家公园的管理。
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在接受《21世纪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区涵盖多个行政区域,涉及土地、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职能协调。多头管理的局面会导致权属不清、职能重叠、执法合作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国家公园的制度建设。审批权限应统一到一个部门,即设立一个“大系统”的生态保护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标题:“十三五”将建 多个国家公园 9省市已开展试点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xw/8328.html